---吉他福-中国吉他史:吉他传入中国,从民间普通百姓再到宫廷贵族-源内容页面---
中国吉他史:吉他传入中国,从民间普通百姓再到宫廷贵族
乐理知识
老贾FREE/吉他福 发布时间:2025/5/15 13:12:00 阅读次数:
15
支持
0
中立
0
反对
0
此主题内容最后修改日期:2025 - 05 - 15 13:25:52
以下内容整理自网络,仅供参考。

电影《路边吉他队》
在中国,从吉他行业的出现到普及再到开始慢慢的专业化,这个时间是非常短暂的。
80年代,有一部电影叫《路边吉他队》,这部电影标志着吉他开始进入中国。
大概在1987到1988年的时候,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大江南北流行开来。这些流行音乐进入中国也就意味着,吉他开始全面地进入中国。
到了90年代,吉他开始大量的进入中国,特别是学校和大学里面,以纯粹的一种乐器,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。
90年代,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学习吉他,吉他是作为文具在新华书店进行销售。吉他是作为文具的一种进行销售的。因为在那个年代制造类的公司非常少,屈指可数的几个厂牌,所以选择也就非常少。
直到了90年代的中后期,开始陆续有相对专业一点的吉他进入中国市场,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吉他制造企业出现在中国,特别是广东和山东。

吉他传入中国
传教士费赖之于1870年至1877年间写成 《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》一书,书中记载了传教士严嘉乐擅长吉他的事实,说“嘉乐尤其善弹 六弦琴,帝与侍臣皆乐闻其音”,“六弦琴”就是指吉他。
从史料的情况上看,吉他有过两次传入。第一次传入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, 复弦五弦吉他(古吉他)由传教士从欧洲沿海路带入中国,并且在宫廷和部分教堂中延续了近一个世纪。第二次传入则是复杂的。现代六弦吉他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 初,逐步从各国进入我国各大城市,至1930年前后,随着上海流行音乐的风靡,吉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。

中国吉他音乐创作
吉他在中国经历了两次发展,第一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,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。
中国人的吉他技术水平也从聂耳的“仅用小调主和弦就奏得十三分开心”,发展到了令外国人叹为观止的地步,比如杨雪菲等人在国际大赛中获奖。
最早使用吉他进行伴奏的中国歌曲是任光1934年创作的《渔光曲》。
最早的吉他独奏曲是《残春花》,该曲大约创作于1948年,创作者是19岁的吕昭炫。
2001年底,吉他手歇斯发行了中国第一张电吉他专辑《舞指如歌》。这张专辑的整体呈现出摇滚风格,展现出歇斯精湛的演奏技巧,特别是演奏速度。
2010年之后,吉他音乐是指弹吉他的天下。
中国是一个吉他大国,但不是吉他强国,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吉他音乐的创作还非常薄弱。应该抱有包容之心,才有可能将中国吉他音乐的创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。

吉他在中国
明末清初,传教士频繁来往中国,吉他在清代早期或中期已经传入中国。
吴渔山见到的黑人琵琶 清人吴渔山与来华传教士关系甚好,他在康熙二十年(1681 年)本想随神父柏应理前往欧洲,但到达澳门之后,没有去成欧洲。他在澳门期间居住在三巴寺和圣保罗教堂, 其间完成了一本诗集《三巴集》,其中第二十七首记载了黑人与琵琶共舞的情况:
百千灯耀小林涯,锦作云峦蜡作花。
妆点冬山齐庆赏,黑人舞足应琵琶。
诗中的琵琶对应的应该就是吉他。在中国历史上有关黑人的记载是非常多的。
到了乾隆七年(1742年),根据养心殿造办处《各做成活计清档》记载:
七月二十三日司库白世秀,副催总达子来说,太监高 玉等交琵琶十件,弦子六件,小拉琴十件,长拉琴一件,西洋箫大小八件,班(斑)竹板三块,笙一件。传旨:着西洋人认看,收拾得时即在陆花楼教小太监。钦此。于七月二十九日司库白世秀来说,太监高玉传旨:着西洋人添做大拉琴一件,长拉琴一件,笛四件,铁丝琴一张。钦此。
上述所说的琵琶、弦子应该是西洋弹拨乐器。所谓‘琵琶’当属吉它、曼陀林一类。
吉他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被来华传教士带入中国,传入中国的吉他是复弦五弦吉他(古吉他), 非六弦吉他。

现代六弦吉他传入中国
1930年之前的史料注重对吉他的常识性介绍 ,其中吉他的译名有 “克打拉”、“琪搭”等几种。
甲午战争后,到日本留学的中国人高达数万之多,这些留学生可能会从日本带回吉他;路径五存在的理由是,俄国与中国东北联系紧密,很多俄国音乐家来到哈尔滨等地开展音乐活动,他们带来了西洋乐器、西洋古典音乐,吉他可能就被包括于其中。
夏威夷吉他在形制上与西班牙吉他没有大的差别,但演奏法却是天壤之别。1930年之后,关于夏威夷吉他的史料非常多,包括前文提到的老电影中夏威夷吉他的画面,在很多报纸中关于夏威夷吉他的记录也非常多,例如,1940年出版的《立言画刊》这样介绍夏威夷吉他:“夏威夷六弦琴的出现是偶然的,它的历史很短,不过三十余年罢了,一般人对于它十分感着趣味,因为它的音色悠长丰富......”
除视频、文字资料外,任光1933年创作并由聂耳演奏的《渔光曲》就使用了夏威夷吉他进行伴奏。
吉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之后就一直存在至今,中间并没有断过,有一些人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,吉他在大陆地区“断绝”了,但实际上并没有断绝,还是有少部分人一直在演奏吉他,1958年还出版过一本《六弦琴弹奏法》(林建国编著)。

参考原文地址:
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GJP8EH060552IBUI.html
https://www.sohu.com/a/592629837_121124748
https://www.fx361.cc/page/2024/0204/22927967.shtml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50438902

支持👍
0
中立👌
0
反对👎
0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- - - 付费解锁权限,或留言寻求帮助 - - -